策略逻辑
一、整体架构
该策略是一套多子策略融合的量化投资组合,通过「基类封装通用功能 + 子类实现专属逻辑」的模式,将 5 个不同风格的子策略按预设资金比例组合,独立调仓并统一风控,最终实现资产分散配置。
二、全局核心配置
- 资金分配比例
5 个子策略的资金占比,默认使用:
小市值策略 35% 捕捉小市值股票弹性
全天候 ETF 策略 35% 资产分散,控制波动
ROA 策略 10% 低估值 + 高资产收益率
弱周期价投策略 10% 稳健分红 + 低盈利波动
核心资产轮动策略 10% 追趋势,轮动高动量资产
2. 执行调度规则
按子策略需求设置调仓 / 检查频率,避免无效交易:
小市值策略:每周一 11:00 调仓 + 每日 14:30 持仓检查
全天候 ETF 策略:每周一 11:00 调仓
简单 ROA 策略:每月 1 日 11:00 调仓 + 每日 14:30 持仓检查
弱周期价投策略:每周一 11:00 调仓
核心资产轮动策略:每日 11:00 调仓
尾盘处理:每日 14:59 清退非子策略持仓
三、策略基类
基类封装所有子策略的通用逻辑,子类仅需实现「选股 / 选 ETF」的专属规则,降低冗余:
风控过滤:
基础过滤:排除 ST、科创 / 北交所(4/8/68 开头)、次新股(上市 < 375 天)、停牌股
涨跌停过滤:调仓时跳过涨停 / 跌停股,避免无法成交或追高
当日交易限制:禁止当天买入的股票当天卖出(遵循 T+1 规则)
调仓逻辑:
按子策略资金占比计算目标市值
先清仓「调出标的」,再对「调入标的」先卖后买(优先平衡现有持仓)
按最小交易额(1 万元)过滤,避免手续费损耗
持仓检查:识别持仓中「近 3 日曾涨停但当前未涨停」的股票,触发调仓
四、各子策略核心逻辑
- 小市值策略
核心逻辑:小市值 + 行业择时
选股池:深证综指(399101)成分股
选股规则:
行业择时:计算申万一级行业「股价在 20 日均线上的比例」(市场宽度),取最高 1 个行业
回避条件:若热门行业为周期股(银行 / 煤炭 / 采掘 / 钢铁),或当前月份为 1/4 月,切换至默认 ETF(债券 + 黄金 + 银行)
最终选股:过滤后选「市值最小」的股票,持仓 6 只
调仓触发:每周固定调仓 + 每日检查涨停股(有则换仓)
- 分散 ETF 策略
核心逻辑:资产分散,对抗市场周期
标的池:3 只低相关性 ETF,固定仓位占比
ETF 代码标的类型仓位占比
511260.XSHG 十年国债 ETF 43%
518880.XSHG 黄金 ETF 28.5%
513100.XSHG 纳指 100ETF 28.5%
调仓规则:每周固定调仓,维持目标比例,不做择时(追求稳健)
- 核心 ROA 策略
核心逻辑:低估值 + 高资产收益率
选股池:全市场 A 股
选股规则:
基础过滤后,要求「PB 0-1(低估值)+ 调整后利润 > 0(盈利)」
按「ROA(资产收益率)」降序排序,选最高 1 只(集中持仓)
调仓触发:每月固定调仓 + 每日检查涨停股(有则换仓)
- 弱周期价投策略
核心逻辑:弱周期行业 + 高分红 + 低波动
聚焦行业:公用事业 I(801160)、交通运输 I(801170),各分配 50% 资金
选股规则(两行业逻辑一致,参数略有差异):
基本面过滤:现金流为正、负债率 <60%-80%、市值> 200 亿
分红过滤:3 年平均股息率 > 2%、股利支付率 > 30%-40%
盈利过滤:1 年加权净利率 > 20%、加权毛利率 > 30%
评分排序:按「1/PE × (1-2× 净利润波动率)」评分,选最高 1 只
调仓规则:每周固定调仓,注重长期持有
- 核心资产轮动策略
核心逻辑:追高动量,轮动优质资产
标的池:9 只跨市场 / 跨品类 ETF(境外 + 商品 + 债券 + 国内核心资产)
轮动规则:
计算 25 日「加权动量得分」:年化收益 × R²(拟合优度,衡量趋势稳定性)
风险过滤:近 3 日任一单日跌幅 > 5%,得分归零(规避短期暴跌)
最终选择:得分最高的 1 只 ETF,每日调仓(追趋势)
五、尾盘处理
每日 14:59 自动卖出「不在任何子策略持仓中」的股票,避免因送股、配股等操作导致的「遗漏持仓」,确保组合纯度。
六、整体核心逻辑总结
分散化:通过「策略风格分散(小市值 / 价投 / 动量)+ 资产类别分散(股票 / 债券 / 商品 / 境外)」降低单一风险
标准化:基类统一风控和调仓流程,子类仅需专注选股,便于维护和迭代
动态平衡:各子策略独立调仓,尾盘清理冗余持仓,确保资金始终按预设比例分配
风险控制:多层过滤(涨跌停 / ST / 次新股 / 短期暴跌),避免极端行情下的无效交易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