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易模型中,自带了40多个策略,有很多朋友在问,策略的逻辑是什么、如何选标的、如何择时、回测如何等等,后续多篇文章,详细说明。
开源项目,自己写的综合交易模型,提供40多个策略(持续跟新)、网格工具、数据库(同花顺、通达、问财、集思录、东财等),量化交流圈,全部开源,看主页找我免费领取。

交易逻辑
自定义分时动态网格策略是一种基于价格波动建立动态网格,通过量化模型捕捉价格波动中的交易机会,实现高频率的日内交易。策略结合了技术分析和动态资金管理,以实现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稳健收益。
如何选择标的
选择标的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:
- 股票池筛选:通过读取自定义股票池或从持仓中筛选出交易标的。
- 黑名单过滤:剔除黑名单中的股票,避免交易风险较高的标的。
- 技术分析:运用均线、MACD、RSI等技术指标,进一步筛选出具有明显趋势的股票。
# 黑名单过滤示例代码
def save_position(self):
del_df = pd.read_excel(r'{}\黑名单\黑名单.xlsx'.format(self.path), dtype='object')
# 黑名单处理逻辑...
return df
如何择时
择时策略主要依赖于以下方法:
- 网格建立:通过建立基于最新价格的动态网格,确定买卖触发点。
- 趋势跟踪:结合均线模型判断资产价格的趋势,如价格上穿均线则视为买入信号。
- 涨跌幅触发:当价格波动达到预设的网格大小时,触发买卖操作。
# 网格建立示例代码
def get_build_a_grid(self, stock_list=['600031'], inplace=False):
# 读取配置文件中的基准价格
base_price = text['网格基准']
# 建立网格逻辑...
适配行情
策略通过动态调整网格大小和交易参数,适配不同行情。例如,在波动性较大的市场中,适当增大网格大小以捕捉更多的交易机会。
适用于哪些种类的证券
该策略主要适用于A股市场的股票和ETF,也可以适用于可转债等其他证券品种,只要这些证券品种具有足够的价格波动性。
预期收益
预期收益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:
- 日内交易:通过捕捉市场的日内波动,实现快速的网格交易收益。
- 网格交易:在预设的价格网格内,通过买卖操作获取收益。
- 趋势跟踪:在明确的趋势中,通过跟踪趋势获取收益。
本策略的目标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,实现日均收益率超过市场平均水平,同时保持较低的最大回撤率。
预期风险
策略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市场波动性和交易成本。通过动态调整网格大小和交易参数,策略旨在控制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。
以上是自定义分时动态网格策略的详细分析,希望能够为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。在实际交易中,量化策略需要不断地回测、优化和调整,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。
开源项目,自己写的综合交易模型,提供40多个策略(持续跟新)、网格工具、数据库(同花顺、通达、问财、集思录、东财等),量化交流圈,全部开源,看主页找我免费领取。 |